💡首爾 KBW2025 上,@shelbyserves 成了聚光燈下的焦點 Shelby 打開了一個全新的問題空間:當數據交付不再被 AWS 壟斷,Web3 能否真正成為新的全球數據分發層? ➤ Netflix 的故事最典型: 冷存儲的邊際成本幾乎可以忽略——AWS 的檔案層價格低到 1GB 每月只要 $0.00099 但是,當用戶點開電影那一刻,真正的賬單才開始滾動:流式傳輸 1GB 數據的費用是 $0.05-$0.09 這意味著,存儲只付一次,交付卻可能付上百萬次 這也是為什麼 Netflix 即便砸錢自建 Open Connect CDN,仍然不得不每年向 AWS 交數十億美元 AWS 的“流量稅”才是全球互聯網真正的現金牛,遠比存儲本身更難撼動 ➤ 然而,大多數 Web3 存儲協議走的卻是另一條路: 把 Filecoin、Arweave 的邏輯繼續放大,把“冷存儲”當成藍海市場,結果卻捲成了更便宜的“檔案倉庫” 問題在於,這根本沒觸及 Web2 數據經濟的利潤腹地,冷存儲早已不是成本中心,傳輸才是 AWS 持續壟斷的核心利潤池 換句話說,如果在錯位的賽道上努力,Web3 存儲最終只能成為更分散的“檔案倉庫”,而不是新的互聯網基建 ➤ Shelby 的定位因此獨一無二: 它直接瞄準了 AWS 真正護城河所在——熱存儲與數據傳輸層 與冷存儲不同,熱存儲要求高帶寬、低延遲和可擴展的實時交付能力 Shelby 藉助 @Aptos 的高併發和亞秒級確認特性,能夠支撐此前在 Web3 幾乎不可想象的場景: → 實時流媒體與互動直播 → 高頻金融數據與鏈上交易播送 → AI 模型訓練與大規模數據流通 → 3A 遊戲、元宇宙的實時同步 這不僅僅是存儲成本的優化,而是將 Web3 存儲的邏輯徹底改寫:從“存多少”轉向“傳多少”,從靜態歸檔走向動態服務 📀這才是 Web3 存儲真正意義上的代際躍遷
聽到很多關於 @shelbyserves 在 KBW 的精彩討論和興奮,以下是一些想法 👇 1/ Netflix 最大的基礎設施成本之一是 AWS 的帶寬。 為了降低延遲和成本,他們建立了自己的 CDN,稱為 Open Connect,但仍然花費數十億來儲存和提供數據。
查看原文
8,414
109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